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搶救流感大作戰
2005年3月 e天下雜誌撰文-高宜凡攝影-邱如仁
流行性感冒,去年造成台灣5,102人死亡。然而,目前台灣有1,200萬流感高危險群,卻只有400萬劑疫苗,也沒有自製研發能力。
政府、生技公司,正進行搶救流感大作戰……。
這一波的流行性感冒威力驚人,2月,長庚兒童醫院甚至有兩起病例,因流感導致溶血、腎衰竭,一度病危。
醫院求診人數更是倍增。
感冒,這種人一輩子都會碰上的病,如果讓它變異為新病毒、造成大流行, 影響力可能比SARS還厲害。
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2004年台灣死於流感者多達5,102人、就診人數超過142萬人。
負責替國家守住第一道防線的疾病管制局局長郭旭崧判斷,一旦疫情爆發,能擔任全民健康盾牌的,既非口罩、也非成藥,而是產能有限的疫苗與隔離政策。
一場流感,奪走2,000萬人命小小的感冒,對一般人的健康的確有殺傷力,因為,它可能會從無關痛癢的小病,進化為致命的傳染病。
一般說來, 感冒可分為: 傷風、流行感冒及全球性流感等3種,如果原有的流感病毒相互交叉變異、基因重組,便可能衍生出新型病毒,造成全球大流行。
最有名的例子便是1918年西班牙流感,首次出現的H1N1病毒如入無人之境,使當時醫學界束手無策,造成超過2,000萬的死亡人數。
「對防疫作戰者來說,這些新病毒的出現,等於是出現一種新的敵人,」郭旭崧形容。
關注疫情發展的國光生技董事長廖繼誠也提醒:「現在這種病可不是老弱才會致命,連年輕人染上也有危險。」
流感威力驚人,要預防的方法卻不多,大概只能從病毒抑制劑及疫苗兩方面著手。
目前市面上最通行的防流感藥物為「克流感」(Tamiflu),約能減輕40%的症狀,今年疾病管制局也準備了230萬顆應急。
而種類繁多的成藥,則多屬支持性療法,只能抑制症狀與表徵,如止咳、止鼻水等, 治標卻不治本。
至於流感疫苗的功效,據國外研究報告顯示,疫苗對健康年輕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對老年人則可減少50.60%的嚴重性與併發症,減少80%的死亡率,保護力約可持續1年,算是目前比較有效的預防方法。
但繁多的病毒種類,也提高疫苗製作生產的難度。
時下流感病毒約分為H與N兩類,如果各有10種變異,就可能產出近百種菌種。因此,流感疫苗不僅需要每年接種, 也要打得對, 才能收效。
疫苗的規格制訂,是由WHO於每年2月宣布未來可能流行的菌種,讓廠商依此生產,約半年後上市供應。
疫苗與病毒間的關係,正如同永遠保持距離的追逐賽。
「就速度而言,疫苗永遠是緩不濟急的,」遠東生技董事長闕鴻達指出。
台灣1,200萬人搶400萬劑疫苗而台灣自1998年引進流感疫苗後,不僅是全亞洲第一個實施免費施打的國家,整體用量也在7年內暴增超過10倍。
2001年首次開放65歲以上老人免費施打時,更引發民眾擠打風波,老人施打率在2003年提升至68.4% 的新高,推廣速度甚至比美國還快。
之後衛生署再進一步將施打範圍擴及嬰幼兒與醫護人員。
「經過這幾年的宣導,如今證明疫苗的確有效,而且民眾也養成接種的觀念了,」當時任職衛生署參事的奇美醫院口腔外科主任劉巡宇觀察, 只要流行期一來,很多父母都願意自費幫孩子施打。
雖然流感疫苗對大眾如此重要,但是,它的市場商機卻相當微妙。
據WHO估計,全球約有12億人屬流感高危險群,但當前只有13家公司有能力供應流感疫苗,每年產量不到3億劑,市場存在極大的供需缺口。
而且一旦出現新病毒,研發備產起碼得等上半年,供應時間很難趕上疫情的爆發。
疾病管制局也指出, 台灣有1,200萬人列流感高危險群,但目前國內備量不足400萬劑,而且超過7成都是進口,一旦發生全球大流行時,這些生產國也會以自身需求為優先。
「到時候,就算台灣有錢也可能買不到,」郭旭崧強調。
面對這種潛在威脅,自製流感疫苗已是刻不容緩。
60億催生台製疫苗直到去年,政府對流感疫苗的態度仍以對外採購為主,而非自製。
但經2003年的SARS防疫作戰與這一波禽流感壓力,2004年底,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代表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時,終於宣示台灣進軍疫苗產業的決心。
高層態度確定後,政府也立刻祭出推動政策,先在去年12月公告「新型流感」為法定傳染病,接著擬定60億的「流感疫苗自製計畫」,預計為國內培植出一家主力疫苗廠。
郭旭崧分析,以往這種跨部會的計畫,主導者大多是經建部門,但這次卻是由疾病管制局來主持,「改由專業衛生單位負責,能加快政策的落實速度,也代表政府的重視程度。」
鼓勵政策推出後,吸引了不少國內外廠商關注,其中動作最積極的,便是目前全台唯一有能力供應疫苗的本土廠國光生技。
國光不僅是國內日本腦炎及破傷風疫苗領導大廠, 近4年投入流感疫苗製造生產後,去年市佔率也突破兩成。
不過,由於國光的商品來自日本提供的原液,因此尚未具有自製能力。
為搶攻市場, 國光1月時宣布與日本疫苗權威機構「北里研究所」合作,未來將直接取得北里先進的雞胚胎技術,投入15億建造符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標準的疫苗廠,預計2006年完工,開始供應。
而看準國人愛吃成藥、補品的特性,也有一些廠商打算以機能性食品切入市場。
如專注微藻研究的遠東生技,前年即推出過針對腸病毒的健康食品,為遠東生技帶來每年上億元的進帳。
不久前,遠東生技再以微藻特殊成份Apogen,開發新的防流感健康食品,並自去年中開始針對Apogen的療效進行動物實驗,計畫進一步開發出防流感的專門藥物。
「新病毒引發的全球性流感,注射原有的疫苗不一定有效,所以我們想提供廣效性的病毒抑制產品,」遠東生技董事長闕鴻達強調。
流感效應提前引發國衛院疫苗研發中心主任莊再成指出,疫苗產業可被視為一種國防事業,因為它不僅代表一國的醫療與生技實力,更是國家捍衛人民生命的國力展現,而台灣目前才剛站上起跑線。
這次的流感疫苗自製計畫,除了主要的防疫目的,對台灣疫苗工業與生技投資的推動,其實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郭旭崧分析,由於生技研究牽涉到人體健康, 投資法規層級高,交涉期也長,容易形成招商阻力,加上政府20年前發展B肝疫苗時扶植的保生公司,其失敗案例仍讓人記憶猶新,因此,業界都相當關注這次的政策發展。
「因為疫苗的買方幾乎都是政府,因此非常需要政策支持,」國家衛生研究院疫苗研發中心副主任周文祥表示,政府若想成功掌握疫苗來源,不但得在招商時減少行政阻礙,也須以更長遠的眼光來評估這項政策。
國衛院疫苗研發中心的莊再成,以加拿大為例指出,加拿大是由政府提供10年保證合約,取得廠商每年800萬劑的產能,確保疫苗不虞匱乏。
在衛生署署長任內積極推動流感疫苗的現任奇美醫院院長詹啟賢歸納,1998年導入疫苗時,其實純粹是為國人健康而考量。
等民眾接受度提高後,疫苗需求愈來愈高,才促成政府扶植廠商自製的政策,「最好的狀態是,全民施打率可以達到70%。」如國外不少醫療保險公司,就會幫保戶注射流感疫苗,以防止日後病情擴大。
過去缺乏疫苗工業的台灣,想在短期內躋身全球領先群,未來確實還有長路要走。
「如果我們現在還沒能力製造一般流感的疫苗,往後也不可能研發新病毒的疫苗了,」疾管局局長郭旭崧搖搖頭說。
國光生技董事長廖繼誠也表示,日本早自1997年就動員產官學界研究流感病毒,最近還進入禽流感的研究領域,連越南都開始研究病毒株了,「台灣真的該急起直追了! 」他著急地說。
試想,如果連寒流帶來的一般流感,都會對醫療資源形成嚴重負擔、讓民眾缺乏抵抗力;倘若新型禽流感病毒真的出現,屆時造成的疫情與災害將難以想像,在在突顯台灣開發疫苗產能的急迫性。
雖然WHO預言的全球性流感尚未爆發,但它對一般人的健康威脅與疫苗產業的影響力,卻已經提前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