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陰道炎

詹景全 ( 2004-01-15 08:05:39 ) 隨著天氣越來越暖和,夏天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在婦產科門診中因為外陰部搔癢、白帶及陰道分泌物問題而來求診的病人似乎也越來越多。病人常告訴我:「我很注重健康和衛生的習慣,而且每天都將身體用香皂洗得非常乾淨,甚至還用電視上廣告的那一種陰道沖洗液來灌洗陰道,為什麼陰道的分泌物還是很多?外陰部老是會搔癢,甚至有異味,看了好幾個醫生都看不好……」 女性陰部的生理環境 這些婦女罹患的正是陰道炎及外陰炎。女性正常的陰道是管狀的結構,內層為肌肉及結締組織,表面由一層黏膜上皮組成。這些黏膜上皮細胞會分泌肝醣,提供陰道中正常的乳酸桿菌分泌乳酸,使陰道的PH值為3.8-4.5,呈弱酸性,並在排卵期前後分泌無色、無味、黏稠如蛋清般的分泌物,此為正常的生理性白帶,能夠防止陰道乾燥,不易使有害的細菌、黴菌、滴蟲繁殖,達到保護陰道的效果。而外陰前庭部及小陰唇是陰道上皮的延伸,所以亦呈弱酸性,PH值為5.0。 陰道炎之起因與症狀 感染陰道及外陰炎的病人,常會有陰道分泌物增加、顏色改變、有異味、外陰部搔癢、灼熱感及解尿不適等症狀,嚴重者會導致骨盆腔發炎、巴氏腺囊腫及外陰部的蜂窩組織炎。 碰到這些病人,必須做內診檢查,看外陰部是否有紅腫、脫皮以及其他病灶:陰道分泌物的量、顏色及黏稠度,並察看子宮頸是否有草莓狀紅斑、有無外翻、糜爛及顏色異常的黏液,兩手觸診時腹部是否有壓痛感及子宮推移痛的現象。 就病因學上來說,陰道炎可分為三種: 1. 黴菌(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見陰道及外陰部有白色乳酪狀分泌物,外陰部灼熱及搔癢、小便疼痛、性交疼痛的現象。 2. 滴蟲感染:常見陰道有灰綠色分泌物,內診時常見陰道壁呈點狀紅腫,且有羶臭味。 3. 細菌感染:常見陰道有黃綠色分泌物,內診時有魚腥味。臨床上必須針對不同的病原及病史,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一般療程約一星期)。 私密處的正確護理 潮濕、悶熱的環境,是黴菌和細菌孳生的溫床,我們可從日常的保養來避免陰道炎感染: 1. 衣著方面建議這類病人儘量少穿牛仔褲、束褲、褲襪及其他不透氣的褲子;最好穿裙子,少用護墊(建議使用外陰部專用的爽身粉來取代護墊);內褲必須選擇吸汗效果較佳的棉質材料,最好一天能換兩、三次來保持外陰部乾爽;此外避免坐在潮濕的地上(如海邊、運動場)及過熱又不透氣的椅子(如曝曬後的路邊椅、汽車皮椅、機車座椅);而在游泳、泡溫泉及洗SPA後,必須再次洗淨並擦乾身體。 2. 清潔保養在陰部的清潔方面,由於正常的陰道PH值為3.8-4.5,呈弱酸性,外陰部是陰道組織的延伸,亦呈PH 5.0的弱酸性,可保護陰道,避免有害菌種的繁殖。因此,一般外陰部建議以弱酸性的沐浴乳清洗,市面上的沐浴乳、香皂都是中性或鹼性,並不適合用來洗外陰部,因此不建議用一般的香皂或沐浴乳來清洗。此外,也不建議用含藥性灌洗液或消毒液來沖洗陰道,以免陰道正常乳酸菌減少。 3. 親密行為在性行為方面,無論妳採用何種方式避孕,都應請性伴侶戴上保險套,避免在陰道內射精。在正常狀況下,精液的PH值為7.0-7.5,呈弱鹼性,會使陰道的正常酸性環境發生改變,增加感染的機會。 4. 飲食與生活在飲食方面,要減少刺激、油炸及辛辣的食物,多吃富含維他命C 的水果、優格,多喝優酪乳來增加體內的益菌。生活作息要正常,來增加身體的抵抗力。除此之外,如果外陰搔癢時可以用家中食用的白醋稀釋(白醋一份:清水三份)或使用弱酸性外陰部專用的沐浴露來清洗外陰部。 如果能注意到以上幾點,妳將是今年夏天最快樂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