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7日 星期二

病毒活躍 醫師籲勤洗手、戴口罩、減少出入公共場

【本報訊】
氣候接近嚴夏之際,許多病毒開始活躍並伺機侵犯幼童,醫院最近出現不少發燒、喉嚨痛合併瀉的小病號,經診斷發現,除了這個時節常見的腸病毒外,不少小朋友還合併感染EB病毒與輪狀病毒。據統計,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後,即緩慢降低,而後於10月再度出現一波流行。腸病毒重症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佔所有重症病例90%以上,而且年齡越小者,發生率越高。
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小兒腸科主任何成宜表示,由於腸病毒潛伏期可高達10天,所以很多父母易忽略對疑似已患病者的避免接觸,造成許多小朋友重複感染不同類型的病毒,包含原本屬於冬季較常見的輪狀病毒;何成宜說目前腸病毒與EB病毒並無疫苗可預防,而輪狀病毒疫苗也僅適用於六個月以下嬰兒,由於病毒多經由口鼻分泌物與飛沫傳染,提醒家長與幼童多洗手、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或盡量戴口罩來預防,避免幼童受病毒侵犯。
何成宜指出,腸病毒總共有六、七十種,包括小兒麻痺病毒、伊科病毒,以及克沙奇病毒A型、B型、腸病毒68- 71型等。臨床上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無症狀。有些則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流行性肌肋痛、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發燒合併皮疹等。
所幸大部份的腸病毒患童都非重症病例,只要適當處置,皆可恢復良好。只不過腸病毒患童一旦演變成重症,後遺症及死亡比率仍相當高,因此正確的認識與預防腸病毒感染,並及早就醫治療相當重要。
何成宜表示,預防的預防腸病毒方法包含:透過運動與飲食的方式增強個人之免疫力、充足睡眠、正確且勤加洗手以加強個人衛生,以及注意環境衛生、避免接觸受感染者、避免出入過度擁擠之公共場所等。若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持續嘔吐、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等情況需立刻就醫。